① 话说 6.18 搞好红绿灯的项目之后,我完善了一下文档,此后理论上是要做车信(路口车道信息)、交限(路口转弯限制)信息的处理工作的,我看 ppt 大致了解了这个工作的概况,但一直没有接到具体的任务,于是我就处于超级摸鱼状态…后来发现似乎这个工作交给另一个实习生做了…
② 至于路网匹配,mentor 扔给我那 4000 行代码里面,除了用了一个地理信息处理的库,没涉及任何专业性技术,就是纯逻辑型的代码,但我花了好久怎么都看不懂。端午放假前(6.24)我和他约好当天他向我解释代码逻辑的,但他把这事忘了…之后我本想端午期间再研究研究的,但一点也提不起劲来。
③ 靠一己之力无法理解代码,又得不到指导,到后来有时便成为了空耗精力,在压力之下产生的心理矛盾,让事情变得更加困难。当然,至最后两周实际上也没有人管我了…
④ 话说我辅导 263 的时候(至 7.4 已经给她上了 7 节课),也对如何指导“新人”有了更深的认识。一般每次备课需要花 20 ~ 40 分钟不等,讲概念时有时她理解很快,有时一个概念她要花好久才理解,我渐渐学会了时不时停下来问她有没有懂,然后通过题目确保她理解一个概念后,再继续接下去讲。真希望也有人这样手把手教我呀。
⑤ 说到 263,她是中德混血,老妈 J 是我爸的好友。我感觉 J 在政治观念上是一个精神美国人,263 吐槽她妈妈让她学中文但却从来不和她说中文…老爸 U 来自德国,263 在德国呆过 3 年,现在则在 Dougherty Valley High School 上学,校内几乎全是亚裔(约 60% 东亚裔)。
⑥ 6.30,因为办不了 CPT,我发起了离职手续,如果寒假回国理论上可以继续线下实习。7.3 离职的时候,我被告知“没有偿还办公物资”,而我在美国并未收到过物资,为这事卡了好久,找了 5 位 HR 帮忙,到北京时间 16 点才整好。最后我问 mentor 对我有何建议,他说:
⑦ 我也有一些同学是去国外深造然后归国的,也有在国内成就不错的,知名公司的 CEO 之类的。从技术上讲, 国内顶尖的互联网公司跟美国的顶尖的互联网公司,仍然存在 3 ~ 5 年的差距,如果你第一份工作是技术工作的话,建议你做下选择。从业务发展来看,国内的业务和经济会更有活力一些,所以如果你有了真正的实力, 可以考虑归国做一些事情,这边的经济可能会给你更多的机会。
⑧ 至 6 月底,我最擅长的菜莫过于番茄鸡蛋火腿拌饭,炒鸡蛋的时候放盐、酱油、番茄酱,然后加番茄火腿就行。7.1 第一次做红烧牛肉,不过肉吃起来比较碎,294 说这是因为我买的肉没有任何肥肉,就没有油分。一开始买菜时不知所措的痛苦还历历在目,现在慢慢上手做菜、分享给 294 和 262,真的超级有成就感。7.2 第二次做青椒土豆片和芹菜炒土豆,也是越来越好吃了。
⑨ 做饭需要知道的有:买什么菜?买来的菜怎么存放,可以放多久?厨具用什么?调料用什么?每次做饭做多少菜?如果吃不掉,怎么存放,能放多久?熟练了以后,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情,但初学的时候,要迈的坎还是挺大的…
⑩ 6.30 康奈尔宣布学生可以在清北上下学期的课程,留学生圈子顿时爆炸。294 评论说 Vandy 的 global outreach 做得太差了,以前这里一直是白人精英有钱人的学校,直到几年前才开始转变思维。359 说 Vandy 六七年前每届只招 20 ~ 30 中国人,现在则每届都有 120+ 了。
⑪ 7.2 我和 274 聊了一会,我们是通过彼此父母认识的,她来自南外 IB,现在在 UVa 刚读完大三。她从大二加入一个老师的 lab,大三花了半年发了一篇 robotics 的一作,马上要投第 2 篇,说科研重“ idea ”而不重“ implementation ”,这让我想起一个词叫“ proof of concept ”。
⑫ 7.3 知道了 pre 留学生项目收到 4000+ 份简历,最后签约 70+,考虑到我们这个群体找其他实习的困难程度,我觉得应该录取的基本上都来了,那么录取率只有 2%,OMG……之后认识了要去 MIT 读 CS PhD 的赵子杰,本科在南大读的生物,妹妹刚从浙大毕业回贵州工作了,然而他说他父母都没读完初中…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