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 PG 的 The PhD Grind 里提到的教职申请和经费申请的艰难与复杂,以及 569 说的“大学申请之后的所有的申请都更加复杂”(再次感叹 UChi 之行几乎重塑了我的世界观),仍然在我脑海中 N 多次回荡。
② 越发感觉,求职的学问如此丰富,每一关都有好多技巧,甚至比我之前探索了好多年的“学习方法”还要复杂。继续被社会毒打的我,在剧烈的成长曲线下,愈发感觉自己变得更社会、更强大。下面是我对求职的一些观察,以及和申研的对比,和求职比起来,上次春招甚至申研,都只是小打小闹了。
③ (1)找工比申研的稳定性更差,随机性更高。公司的多样性远远超过研究生项目之间的差异,同时招人的数量也可能每年都有大得多的起伏。另外,申研要交申请费而找工没有申请费,而且研究生学校招人的回报可能更高,因此找工更需要申请人去主动联系公司。
④ (2)学校招生办一般是在截止日期之后统一开始审材料;实习申请时,HR 则是滚动地看申请,这通常会给晚投递的人较大劣势。因此最好岗位一放出来就申请,那“岗位放出”这个信息怎么实时获取呢?这个就五花八门了,有零碎的同学聊天、HR 放广告,也有成体系的实习信息网站如 Intern Supply 以及各求职机构搞的内部工具。目前我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还是看求职群里同学聊天。
⑤ (3)大公司的 SWE 都是统一的实习项目,而不考虑 SWE 无数的细分方向,这是因为学生一般都没有细分的专业经历。大公司需要的人才更丰富,所以相比业务比较单一的中小公司,理论上简历通过率应该更高?
⑥ (4)第一关审简历的 HR 通常不是专业技术人员,而是专业招聘人员。她们很可能看不懂 CS 简历里的技术细节(研究生招生官也可能出现看不懂技术内容的情况),但都有自己的一套评估申请者的方法。另外,有的公司是用机器筛简历的,于是就有求职者用不可见的白色添加各种自己并不了解的“关键词”来糊弄机器,真是骚操作。
⑦ (5)HR 也是活生生的人,即使公司的招人标准再详细,HR 也可能会有显性或隐性的偏见,带来评价的差异性,包括能力上的(比如有的 HR 更看重学历,有的直接跳过学校)和个人的(比如可能出现印度 HR 看到中文名字就更可能拒简历的情况)。
⑧ (6)名校学历的有用程度和公司有关,比如 trading 公司是学校和 GPA 控。求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非名校出身的同学,他们的努力程度可能不亚于我们。当求职靠抢的时候,再牛学校的学生把握不了机会也无济于事,这也让我总是思考读名校到底是为了啥。
⑨ (7)学生求职者相对公司一般是弱势群体,更多的是我们需要公司而非相反,这就需要公司有一定社会责任心,担任培养和保护职场新人的责任(再次给腾讯点赞!)。像撤销 offer 或者刚入职就开除这种行为,可能对同学在职场的起步带来毁灭性的打击。
⑩ (8)有的公司(尤其是小公司)会问 why us 问题,甚至 Etsy 必须要写 cover letter,我很怀疑招人的人是否真的会看,如果想认真看的话肯定很快就吐了,这种题大家都会写废话,我们作为求职者难道不都是没感情地海投,哪家要去哪家吗。最近我写这种屁话(BS)的水平提升了不少啊。
⑪ (9)实习比申研的时间线还要提前小半年,这就带来一个问题:严重削弱了候选人的区分度,加重了选拔的随机性,导致找工靠吹逼多于靠实力。拿研一的同学来说,大家还没开始上课就要面试,所以大家都没有 GPA,对面试的准备都相对不足。
⑫ 这里赞一下 Veritasium 最新那期视频(讨论成功是否是考运气的),有很多深入的分析:
⑬ (1)很多时候,运气好的同学们(比如冰球选拔中出生靠 1 月的小朋友)容易积累起滚雪球式的优势,把本来实际上实力更强的人渐渐甩开。
⑭ (2)数学实验:从一万人选 10 人,假设运气占 5%,实力占 95%,随机分配运气分和实力分,则最后选出的 10 人的运气分平均 4.7%,远高于理论均值 2.5%。
⑮ 8.19 ~ 23 就光顾着总结这些东西了,我对人才选拔这个话题又有了很多更深的理解。当时的我对求职还是有点畏惧心理,每天忙着翻 robinhood 微信群聊天记录,消化大家的聊天,适应心态。
⑯ 8.26 下午终于做了 robinhood 发来的 CodeSignal 的测试,之前没看过面经,限时 70 分钟 39 分钟做完,最后拿了 844 分(满分 850)。本来简单点的题打算用更好的时间复杂度解的,后来发现直接暴力就行了…晚上注册了 Handshake,又投了几家公司。
⑰ 9.1 凌晨做了 Amazon 的 OA1,20 分钟要用 C++ 做 7 道 LC Easy,每题代码都写好了但有一处逻辑错误需要修改,时间非常紧张,毫无准备的我只做出 5 题。后来才在地里看到了面经,是一模一样的题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