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chive ← Prev Next →

D5P393-210518

5.17 一回到 Stanford,一股强烈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…另外 Stanford 食堂相比起来真是太好吃了 QAQ(虽然我这次并没吃到 Vandy 食堂),要好好珍惜。回来后我在 3 周没测 COVID 的情况下,填完健康码竟然还是绿的,这健康码真是搞了个寂寞…

CS246 作业里证明好多哦,很容易让人迷失在各种公式里,让人不知道自己在干啥。比如作业 3,你可以做完关于 PageRank 的所有题目,而对 PageRank 是干啥用的一无所知。我觉得如果多一些主观题,让我们从宏观上理解各个概念以及它们的应用,会更好。(Vandy 的 Big Data 课就“业界导向”得多。)这些证明题倒可能对走科研道路的同学很有用,哎,不愧是 Stanford 啊。

由于我有不少证明题都没做对,我对自己科研能力的信心还是有些打击的。不过这里的 assumption 是做科研就一定需要能手撕这种证明题,但仔细一想,我如果去搞 NLP 的话,也不需要这么硬核、奇葩的数学…NLP 还是简单啊,所以我才会更加享受?和 000 讨论,他说 CV 发 paper 也不需要高深的数学。

5.19 晚上 CS246 公布了分数线,说是 A 线 98%、A- 也要 95%,非常离谱。Piazza 上迅速吵了起来,一位同学更是实名发帖硬刚,说学期里几十道作业,只要有超过 1 题错了就没 A 了,都没有容错率,这样就失去了上课的意义。

我是无所谓的,反正我已 P/F 掉这门课。前面我说过,“…我不需要和他们在课业上内卷,可以随时选择放弃”,因为已经没人会看我的成绩了。而且 Stanford 的各种资源都非常丰富,想找科研、找工作,努努力都可以找到很好的,不需要担心和同项目的其他人竞争。内卷是个被滥用的词,我觉得我们项目真的不内卷。

相比之下,我在 B 站看了个视频叫《内卷的名义》,底下评论里有些大学生面临的情况才叫真的内卷。举例来说,有学校学生的成绩是和考研结果直接关联的,而在保研名额固定的情况下,大家为了提升自己的相对排名,零和博弈就会导致很糟糕的场面,包括为了提升一点绩点,做很多实际上很低效的事。

记得 785 说过她在 Google 实习时,有次晚上 8 点工作被组长逮到“训斥”了一番;我反复思索这件事,觉得这就是“反内卷”的典范。这里的逻辑应该是,组长希望保证大家工作时长的统一,如果有员工加班,势必造成其他组员心里不平衡,影响工作的心情,进而影响产出。

最近 CS110 多线程里都有不少很难的概念,我在猛磕这些概念的时候,一天最多只能专注 5 ~ 7 小时。这个状态和大二下(2019 春学期)很像,我也重读了很多当时的日记,尤其是“ NP 攻坚战”的部分(D5P206-190410 说我花了 27 小时),寻找灵感和动力。

作业 5 是多线程编程,要手写 ThreadPool,我和 763 分别写了自己的版本。感觉这次 debug 起来竟还相对容易些(有个地方状态改变之后我忘了用条件变量发 signal,造成了死锁,是唯一遇到的 bug)。

5.20 花 6 小时写了《我在 Stanford 上 224n》下篇,共 3250 字。虽然所有材料都来源于日记,但把它们整合成一篇完整通顺的文章并不容易。发布后老爸看了说非常喜欢。

积累这么多日记和想法了,我甚至有想过自己开公号,但我是像搞 Manim 一样主打写技术呢,还是主打写随笔、感想呢?随笔的话,没有一个统一的话题,不知道会不会推广公号比较困难。其实我可以从知乎写起,那里没有选题的限制,有人看再搞公号。

5.22 踢球时和 000(Stanford coterm)聊了几句,他提到后悔上了很多 AI 课,在大厂搞 AI 似乎有种学历歧视,普遍认为只应该博士来搞;他到现在网页、App 都不会做。劝退 AI 的理由又增加了…5.23 下午第 2 次去打排球,学了不少正确动作。

进入第 7 周,我的工作量似乎突然变少了,整个人都变懒了很多。虽然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远不如我们项目最拼的那波人,但由于我空出来了不少精力,我思考了很多自己未来人生道路该怎么走,也有兴致广泛涉猎一些和现在学业不相关 的 CS 知识(比如看了很多 Computerphile 视频)。如果我很忙的话,是不会有精力做这些的,空闲时间会是做云吸猫之类不用动脑的活动。

5.24,pyq 有一波其他学校的同学开始实习了,于是 pyq 就充满了各种对工作的吐槽。5.26,我让还没找到实习的 778 发了简历给 GSILab;后来他去了家叫 LearningPal 的 startup,挺好的,毕竟他研一上的课大多都是 AI。5.27 申了个 Manning 发的 NLP 的项目。

5.28,761 上了她的最后一节 CS110 的 section。761 在 CV lab 的工作已经收尾了(并到了她 CS331b 的 project 里),我有时看她在 ins 上吐槽“求机器人走起来”啥的。

761 觉得没必要发 paper,下学年想找个非 CS 的 lab 拿钱,和我现在刚好相反啊。后来了解到,带她的 post-doc,ddl 前 3 天看了她 331b 的 paper 之后又提了一堆要求,让她直接不想再做了。

5.31,000 也提到工作最累的是反驳上级对你代码设计的意见,我太有感触了。当上级给的任务定义比较模糊时,很多设计的决定权是在于执行者的;这实际上很常见,毕竟做这些决定是需要花精力的,大多数人制定任务时没有那个精力。下级完成任务是有一定自由度的,一个好的上级应该避免对无关紧要的细节指手画脚,避免对双方不必要的精力损耗。

我又想了想,有时候“任务定义”的责任应该是产品团队负责,按我的经验和 458 的经历,这在国内的 tech 公司应该比较普遍。如果不是如此,那做决策的责任就会向下传导到 SWE,增加我们工作的复杂性。

000 的 ACL 没中重投了 NIPS,说投 paper 就像买彩票,主要看审稿人怎么审…问为啥不投 EMNLP,答曰课题不够 empirical?000 也刚投了 NIPS,他说本来 Jure 不让他投那篇,因为带他的 PhD 已经投了 3 篇,后来 000 和 PhD 商量让他少投 1 篇。

6.2 上了也许是最后一节网课,CS110 讲了 MapReduce。网课的好处是如果有啥没听懂的,都可以回看,但是音质太差,对专注力的影响十分大。最后我的 CS110 拿了 A,研一以名义上的 GPA 4.0 结束。

如果我的 CS142、CS246 都 letter grade 了,那就爆炸了…虽然这两门课上表现不好,但我过去几年的经历已经告诉我,实践最重要,课上建立起知识框架就行;没有反复的实践,学的分数再高,也不能真正内化知识。CS246 和实践脱节太严重了,死磕这门课没有意义。